首日内地票房刷4.67亿破历史,两天破10亿,周末三日破13.4亿……
不用我们说,你应该也知道这是哪部电影。
对于一个从来没看过《速度与激情》系列,而且由于场次接近满座不得不坐在第一排的群众来说,我当时看完《速8》的心情是这样的:
干脆不买房了,还是买车吧。
看到车库里那些千万级别的跑车,我与大可爱皮尔斯的心情和审美是一样的……也喜欢那辆橘红色骚包跑车
看这部电影,我既没有对去世男主保罗沃克的怀念情节,也没有能够将其与前7部做对比的脑内留存信息,更没有必须要看到电影里出现“大立意”“大境界”的欲望……
而是纯粹为了那据说被砸毁了几百辆的超豪华豪车,以及预告片里分分钟在爆炸火云中连续翻滚的“高级动作”而去贡献票房的。
没错,就是为了快感,为了那不到3秒加速至100公里的“瞬息即逝”,为了那紧紧背靠在电影院座椅上,仿佛再加一根安全带就可以冲出镜头,冲出影院,冲出地球的“感官世界”。
就像公众号《毒舌电影》所说的,激情是《速激》世界的首要逻辑。但是,我们去看它,不就是想被点燃,想被注入肾上腺素……难道是为了贯穿全片的“家庭的意义”而去看3D?
请左转,同时也在上映的《一条狗的使命》或许更适合你。
所以,对很多想寻求视觉刺激的观众而言,这部电影已经给了其想要的。但让我没有想到的是,从科技角度来说,它竟然也给了人们一个巨大的惊喜。
在《速8》未上映前,预告片里的几个镜头应该让人非常好奇:
若干辆汽车从大楼里破窗而出,飞驰而下是怎么个意思?那像“丧尸大军”一样飚过接头,然后撞击堆叠在一起的车队又是怎么个意思?
没想到,原来这就是《速8》为科技极客们准备的大餐——在特定地点附近,所有汽车的自动驾驶系统与车联网智能终端被大反派塞弗领导的电脑黑客团队给黑了。
然后……然后就是你在电影中所看到的那样:
在地下停车场,车主刚想开门上车时,发现车竟然自己跑了……
摆在橱窗里仅做展示用的汽车原型,也按耐不住想到街上跑一跑的欲望,破窗而出,玻璃渣飞溅……
还有在街边给违规停车的小可爱们贴罚单时,却发现眼前汽车竟然自动飞了,而一脸懵逼的警察……
以及,如果你看过丧尸大片《釜山行》,就会发觉《速8》里“丧车”们奔涌而来的这一幕,怎么跟丧尸军团如此相像……
而这几大段电影镜头,绝对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微博上,不少已经贡献了票房的网友在感叹这一辆辆有了“自主意识”的汽车与它们从楼上“飞流而下”的场景。当然,有称赞,也有反对的声音。
然而,大部分提及这段“自动驾驶”酷炫场景的网友们,似乎对一个事实达成了一致:
这也许是“汽车自动驾驶系统史上被黑得最惨的一次”。
这个“表态”其实很有意思。
因为在此前涉及无人驾驶技术的发展难题讨论方面,都把焦点集中在“潜在交通事故中,究竟先救谁”或是“自动驾驶系统是否应该被赋予衡量人类生命价值的权利”等等与哈佛公开课《公正》相仿的伦理道德问题上。
譬如,一辆无人车面前突然出现了一个行人,而汽车只有两条路可以选择,一条是转向旁边的路障,这样可能会牺牲车上的乘客;而另外一条路则是继续行驶,但这可能会导致行人牺牲。那么,汽车该如何选择?
事实上,以上问题每次都会被很多程序员拿来当笑料——你离吃上猪肉还早呢,就开始担心被猪肉噎着的问题了。
但现在,《速8》或许可以为我们提供另一个思路:
当联网车辆以及安装了自动驾驶系统的汽车被“云”背后的大Boss或是黑客给控制了,这个时候该怎么办?
这个思路的本质是安全问题,与很多上了云或准备上云的企业正在担心的问题有点像。
而且这个问题离我们更近,甚至马上就能“实现”。因为它可以不等你实现了所谓的Level4或Level5全自动驾驶等级,只要增装个辅助驾驶包,就可以通过黑入云系统,让汽车脱离人力控制。
或许这时候你可能会说,像特斯拉、福特、宝马等等已经有了辅助驾驶系统的现有汽车型号,其机器控制与人力控制的转换权完全掌握在车主手中。
而且根据《卫报》的一份报告指出,经过培训的司机可以在计算机给出向人类移交控制权的信号后平均0.84秒内完成接管。
但你可能理解错了,《速8》给出的问题不在于人类对“自动驾驶系统”的接管权会出什么问题;
而是在于,当这辆汽车既有自动驾驶功能,又实现了联网(背后有云的支持)后,黑客可以攻克了云平台,破坏了汽车的转换控制系统后,直接控制智能终端……
换句话说,在系统被禁用及破坏的情况下,你根本不可能从汽车手中拿过控制权了。
你可以从这两张在《速8》中一闪而过的汽车系统破解图片中窥知一二。
- Safety Limits Disabled(下图),你可以理解为“汽车的安全限值(即一个限定的安全范围)已经失效(禁用)”。也就是说,汽车的控制权不能再随意切换,而是完全被电脑掌控。
包括图中显示的“集成电路元件”(Integrated Circuit)、导航监控系统(Navigation Monitoring)以及“电流的稳定性控制”(Electric Stability Control)都已经丧失了功能。
- 第二张是Collision Avoidance Disabled,防撞功能已失效(禁用)。也就是说,汽车已经即便识别了前方的障碍物,也会直接撞上去(下图)。
这解释了为何电影里会有大量“丧尸”汽车最后撞击堆叠在一起,并引发爆炸。
没错,All Access Control Invalid。
这样来看,会遭遇此类破坏的汽车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一个是有自动驾驶系统(有专家说只要有自动泊车系统就可以)。
换句话说,这辆汽车的中枢电脑必须能够获得汽车启动、控制方向盘、油门以及挂挡的权限。
另一个是开启自动驾驶系统的“开关”可以在线上开启。
也就是说,它需要连接互联网(譬如车载Wifi),才能被黑入汽车操控系统。
这就有意思了。
“自动驾驶”与“车联网”,这好像是当下科技与汽车行业最热门的研发领域。你几乎找不到还没在这两个市场里布局的科技巨头。
然而,这两个词放在一起后,极有可能引发的“安全危机”,不知道他们是否对此有过一番琢磨。
从目前来看,市面上安装有自动驾驶系统的汽车型号,好像都有一套车联网智能终端。不用说4G联网了,部分芯片厂商连满足汽车移动通信的5G调制解调器都推出了。
此外,许多做自动驾驶的公司(譬如英特尔、百度和英伟达,许多创业公司也在做这件事),都打着“人工智能+云计算”的招牌,推出了自动驾驶云平台。
想想看,这些平台必须要连接无人车上数不胜数的传感器(你懂得,无人车车身上最不能少的东西,基于地图大数据进行定位)。因为只有这样,车辆所监测到的信息才能被传到云端,继而做进一步整合,让机器学习数据并进行分析、决策。
但是,在上云的同时,虽然能够让机器更加“聪明”,让操作更加方便,但也恰好公开暴露了汽车的个人信息与弱点(这也是当前工业云及商业云安全正在探讨的难题)。
这些还没完……根据车联网的定义,一辆汽车也会把以上抓取到的信息下发给周边车辆……脑洞再大一点,如果黑客真的控制了一辆车,能否实现“车联车”式的大规模跨越式操控?
就目前来看,以上只是“脑洞”,实现起来难度会比较大。因为黑客们面对的是一个个来自Google等科技巨头的顶尖计算机工程师,他们当然会在设计软件时考虑到安全防控问题,并设置一定的“安全壁垒”,甚至不会把汽车智能系统的操作控制权全部交给云端。
但是,难保你不会遇见更加强大的顶级黑客呀?漏洞总是有的。
目前,在汽车自动驾驶被黑这件事上,虽然没有任何现实事例,但无人机操控方面却已经遭遇了暗搓搓的教训:
2016年9月,美国Creech空军基地一系列引人注目的空袭任务发生了重大失误,使无人机在两周内造成以色列、阿富汗等地100多名无辜市民死亡。
而据美国军方公布的报告显示,这些事故极有可能与美国军方专用的秘密网络系统Siprnet被袭击有直接关系……
虽然没有最后确定是否是黑客攻击系统所为,但这种事故的发生前提,显然是无人机的联网操控状态。
百家号一位名叫“香菜傍两块”的汽车分析师,就针对自动驾驶汽车的安全控制问题开了一个极为有意思的脑洞,而这并不是完全没有可能:
如果对方黑客是个能够黑掉老美GPS的宇宙级能手。黑掉你汽车后,再植入一个可以在GPS API(权限接口)与驾驶操作API形成一套转换指令的病毒,直接通过卫星就能够操作你的汽车了,而不需要任何其他联网条件。是不是有点吓人?
如何避免系统和数据被黑客攻击和盗取,被有目的的人所操控……这不单单是无人驾驶汽车或无人机界所面临的问题,而是企业云时代所面临的最大安全难题之一。
因此,虽然《速8》的这个设定暂时是个脑洞,但却值得所有相关企业为之思考,并寻找更加完美的安全解决方案。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canjia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ketangai.com/2017/04/17/%e7%9c%8b%e4%ba%86%e3%80%8a%e9%80%9f%e5%ba%a6%e4%b8%8e%e6%bf%80%e6%83%858%e3%80%8b%ef%bc%8c%e6%89%8d%e5%8f%91%e8%a7%89%e8%bf%99%e6%98%af%e8%87%aa%e5%8a%a8%e9%a9%be%e9%a9%b6%e6%b1%bd%e8%bd%a6%e5%8f%b2/